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老人有關節炎 運動應適當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會慢慢發現自己不再那麼強壯,肌肉不再那麼發達,骨骼的彈性和韌性減弱,身體的軟骨在逐漸變薄,骨與軟骨連接區修復和重建的能力越來越差,當關節軟骨承受的壓力過大時,就會導致軟骨的退行性改變,說得通俗些就是關節的老化,就會形成骨關節炎。骨關節炎的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多數是50歲以上的病人,女性比男性多發。在75歲以上的人群中,80%患有骨性關節炎。

    骨關節炎患者也需要運動

    武警總醫院關節四肢外科主任邢更彥認為,為了保護關節受損而靜止不動,或者認為關節痛是因為缺乏運動而造成的,越痛越要鍛煉,這兩種觀點都失之偏頗。這是因為關節軟骨的營養來自於關節內的滑液,運動時軟骨間歇性受力造成的“唧筒作用”形成滑液在軟骨內迴圈。關節如果長期不動,會導致軟骨營養不良,進而早期退化;反之,過度運動會造成關節的過度負荷,導致關節軟骨損傷。特別是有骨關節病的人,如果再進行不適當的運動,會加重病情的發展。大部分早期骨關節炎的患者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及正確的運動,不需要打針吃藥,疼痛及不適症狀就能得到改善甚至消失。

    要科學有效地進行鍛煉

    邢更彥建議,對骨關節炎患者來說,堅持鍛煉,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非常重要,在運動時應以保持現有的關節功能,防止肌肉萎縮以及骨質的鈣離子丟失為目標,掌握不負重或少負重的鍛煉原則,從而防止病情發展。

    邢更彥說,骨關節炎患者的最佳運動項目是游泳,特別是蛙泳。因為游泳時身體漂浮在水中,關節不承受體重,所受負荷最小,游泳的動作又能保證關節活動並鍛煉肌肉力量。而且,游泳能增強全身肌力和多關節的活動,使多器官功能得到鍛煉,可有效增強抗病能力。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建議每週堅持遊2-3次,時間的長短要循序漸進,慢慢增加,老年人每次不要超過1小時,不要遊得太快,中速即可。

    騎自行車也是一個不錯的鍛煉。需要注意的是要慢騎,車上不要載重。但每天騎車的時間不應該超過2小時。或者每天堅持至少慢走30-40分鐘(走平路),邊走邊活動肘、腕以及手的各個小關節。關節和韌帶需要經常活動,否則就容易僵硬老化。

    骨關節炎患者還可以每天在床上做伸曲運動,這對於病情會有很大的幫助。可以每天早晨醒來後和晚上入睡前,有節奏地活動。先活動上肢,讓肩、肘、腕、指關節內旋、外旋、上下左右伸曲,然後再按上述方法活動下肢,每次20-30分鐘,直到身上微微出汗。長期堅持就能延緩關節和韌帶的衰老。

    邢更彥提醒說,在生活中,有些活動是無法避免的,例如上下樓、下蹲等,但要避免關節受到反復的衝擊或旋轉,已經發生了骨關節病的人要儘量減少登高運動(如爬山)和快走。上下樓時,要借助扶手,這樣可以減少膝關節和髕骨的受力及摩擦,減輕疼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