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學日語,不僅要“笑著進來”,還要“笑著出去”

在談論學日語的體會時,經常聽到有人說:學日語是“笑著進來,哭著出去”。當問到這句話的意思時,得到的回答是:日語是表音文字,入門比較簡單,每個假名(字母)代表一個讀音,只要掌握了每個假名的發音,把這些假名連接在一起,就可以表達一個單詞或一個句子。因此,初學者在入門階段,學起來比較輕鬆,能夠很快入門,可以說是“笑著進來”。然而,日語的語法比較複雜,特別是敬語;再加上辭彙中外來語數量多且難記,副詞中的“一詞多義”和擬聲詞、擬態詞的用法較難掌握。因此,在入門之後,會感到越學越難。在學習結束時,只得“哭著出去”。


  細想一下,其實不然。無論哪一門語言,在學習過程中都要經歷一個入門階段的學習,入門之後便是深入提高的過程。入門階段入得怎麼樣,直接關係到最終能提得有多高。萬丈高樓平地起,樓最終能蓋多高,取決於地基打得有多深、打得有多牢。之所以感到入門之後越學越難,甚至最終導致“哭著出去”,除了有日語本身難點方面的原因之外,恐怕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基礎沒有打好,不是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走過來的。漢語“學習”二字的日語漢字是“勉強”,看來,學習日語還真得勉強一下自己。否則,在入門階段如果很輕鬆地“笑著進來”,在出門的時候,恐怕真得“哭著出去”了。不用說,所有學日語的人都希望不僅要“笑著進來”,還要“笑著出去”。怎樣才能做到“笑著出去”呢?答案很簡單,首先要做到“笑著進來”,而且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笑著進來”。


  仔細分析一下,那些感到入門階段簡單輕鬆的人,在盲目“笑”的同時,往往容易出現兩個問題:一個是對日語學習的困難估計不足。因為,日語的難點除了前文提到的敬語問題、外來語和副詞用法複雜之外,還表現在日語的語序和漢語、英語等的語序不同,日語的謂語動詞通常放在句尾。聽對方說話時,對方到底表達的是肯定意思還是否定意思,只有把整句話聽完之後才能明白。因此,這就為日語的口譯(特別是同聲傳譯)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而初學者在入門階段,對於上述這些難點是很少接觸到和體會得到的。另一個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基本功不扎實。和其他語言一樣,日語的基本功概括起來無非就是聽、說、讀、寫、譯五門功課。在入門階段,還談不上譯,聽、說、讀、寫四門功課中,說和讀尤為重要。因為說和讀都涉及到了語言最基本的東西--發音。日語發音包括三個方面:語音、聲調和語調。這三項至關重要,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它們直接關係到學員能否學得一口“標準的日語普通話”的問題。很多學員就是因為沒有正確掌握語音、聲調和語調中的某一項,而最終學了一口“日語方言”,而且還不是地道的日語方言,對於沒學過日語的中國人來說聽不懂,對於日本人來說也聽不懂。所以,正確的發音是日語入門階段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它關係著學員將來能否“笑著出去”。


  究竟如何掌握正確的語音、聲調和語調呢?這需要遵循一個原則,掌握一個方法。一個原則,就是“要模仿和學習正確的”。初學者無論年齡大小,學習日語和嬰兒的咿呀學語沒什麼區別,都有一個先入為主的問題,一旦不正確的發音上了口,就很難再“改口”了。一個方法,就是要抓住特點,突破難點。下麵就語音、聲調和語調進行逐一說明。


  1、語音首先體現在日語假名的發音上,假名的發音分為母音和輔音,母音有五個,即“?????”;輔音包括:清音、濁音、半濁音、鼻濁音、撥音、促音、拗音、拗長音、拗促音、拗撥音、長音等。這些發音每一個都重要,都必須做到準確無誤。其中相對比較難的是鼻濁音,鼻濁音對於北方學員來說不成問題,沒有任何障礙,人人都能發得出來,而對於江浙、雲貴川一帶的學員卻有一定困難,由於受到方言的影響,有些人甚至根本就發不出鼻濁音。江浙、雲貴川一帶的學員對五十音圖中的“?行”和“?行”發音也感到很困難,於是就出現了“??不分”的情況。在這裏,不討論受方言影響,語音音素“先天”缺失的情況,單說日語中所有種類的音都能發出來的情況。為了能夠做到發音準確,需要抓住每個音的特點,掌握每個音的發音要領。如:如撥音“?”要根據後面的假名,來決定其到底是發“m”、“n”還是“ng”;促音在完成其前面音節的發音後,屏住氣停頓一拍,然後再發其後面音節的音;發鼻濁音時,首先需要做一個預備動作,即先在鼻腔部位“哼哼”,然後張嘴,意念中氣流從咽喉部位向上貫穿到鼻腔。發鼻濁音時,口腔、鼻腔、鼻孔需要最大限度地擴張,舌尖放鬆,不觸及口腔中的任何部位;發拗長音時,音長要夠,一定要比拗音長一拍……等等。明白了正確的發音要領,還不等於就能夠正確發音,需要多跟著老師和錄音反復模仿、練習,直到形成“發音習慣”,“定型”為止。


  2、聲調是針對單詞或片語而言的,是一個詞或片語的發音高低、強弱。聲調有高低和強弱之分,日語的聲調屬於高低型,儘管也有強弱的變化,但強弱之差很小。日語的聲調以一個假名或長音符號為單位,代表一拍。但一些特殊的發音,如:拗音雖然是由兩個假名組成,但也占一拍,拗長音雖然是由三個假名組成,在音長上卻占兩拍。除此之外,促音占一拍,撥音占一拍。為了讓學員正確地掌握每一個單詞或片語的聲調,日語通過劃線式或數字式將每一個單詞的聲調標注出來,學員只要掌握了聲調的發音規律,看到一個標注了聲調的單詞,就可以立刻將這個單詞準確地讀出來。日語的聲調就相當於漢語的四聲,很多日語辭彙的意思就是根據聲調的不同來進行區分的。比如:“??”讀成?號聲調時,是“筷子”的意思,日語漢字寫成“箸”;而讀成?號聲調時,是“橋”的意思,日語漢字寫成“橋”。又如:“???”讀成?號聲調時,是日本人的姓氏“佐藤”的意思,而讀成?號聲調時,是“砂糖”的意思。初學者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忽略了聲調的重要性,於是,就鬧出了諸如“用橋吃飯”、“砂糖先生,您在咖啡中放佐藤嗎?”等等笑話。
  初學者在學習聲調時,經常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日語中那麼多單詞,每個單詞的聲調都不一樣,如何能夠做到聲調準確呢?顯然,背是背不過來的,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多讀”。先是跟讀,即跟著老師和錄音讀,然後是自己讀,而且是反復朗讀。和語音一樣,在經過反復朗讀之後,逐漸就形成了“發音習慣”,一張口就是平時讀的聲調,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這個習慣會伴隨你一生。


  3、語調指的是句子的抑揚頓挫,它基本體現在句尾。短語和陳述句的語調規律是開始高,逐漸降低。語調有兩種:升調和降調。聲調表示疑問,降調表示理解和確認。帶有終助詞“?”的疑問句,句尾讀升調時,表示疑問,讀降調時,表示確認。疑問句或陳述句的句尾經常使用的終助詞有:?、?、?、??、?、??、?、?等,這些終助詞通常要根據所表達的語氣不同而讀成升調或降調。簡體句句尾通常不帶疑問詞,表達疑問的語氣時以問號“?”表示,讀的時候,句尾要讀成升調。


  在入門階段,如果正確地掌握了語音、聲調和語調,學員在說和讀的時候,自然是發音純正,就能夠說一口標準的日語普通話,為今後的日語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甚至奠定了一生從事日語學習和工作的基礎,意義十分重大。但是,真正能夠做到,確實不容易!


  除了發音之外,還需要做好“聽”和“寫”兩門基本功。在日語“聽、說、讀、寫、譯”五門功課當中,之所以把“聽”放在首位,不是說“聽”最重要,而是一個人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首先是從“聽”開始的,聽懂了,才能“說”得出來,然後才是“閱讀”“書寫”和“翻譯”。在入門階段,一般是從假名聽起,再到單詞和句子。人的耳朵是可以通過反復訓練變得越來越靈的。許多學員在參加日語能力測試時,感到最難的一部分就是聽解部分,原因就在於平時聽得不夠。許多學員感到,在國內學習的過程中,自己的聽力很好,然而,到了日本以後,自己就什麼都聽不懂了。這是為什麼呢?大概有兩個因素:一是語速的問題。在國內,所接觸到的語速較慢,慢於日本人的正常語速,到了日本,日本人是按照正常語速說話的。二是敬體和簡體的問題。在國內,學員接觸到的日語基本都是“??”“??”體,而在日本接觸的很多是“?”“?”的簡體。這需要學員在平時多看一些日本原版動漫和電影。另外,影響學員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單詞量太少。表面上,聽力是考驗自己耳朵的靈敏程度,實際上不僅如此,它考察的是一個學員的單詞量、語法等綜合的水準。如果單詞量太少,比如:日語中有大量的外來語,如果平時自己的儲備不多,儘管聽出來了發音,但意思不明白,也是乾著急。


  在入門階段,日語中的“寫”,不僅包括假名、漢字、羅馬字、標點符號等正確的書寫,還包括寫作,即翻譯簡單句子、書寫短文等。表面上看,中國人學習日語,在學習日語漢字方面是占一個大便宜,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日語漢字中有許多“陷阱”,其中有些陷阱似乎是只有學過漢語的人才可能掉進去。日語漢字多數從中國傳播過去,少數是由日本自造的,日語漢字和中國現代漢語漢字相比較,很多不僅字型和讀音不同,詞義也不同,甚至根本不同,而且漢字的簡化情況也不一樣。比如:汽車(???)這個詞,字型、意義、讀音與中國現代漢語都不相同,中國現代漢語的意思是“汽車”,而日語的意思是“火車”。日語中很多漢字和偏旁仍沿用中國古代漢語的繁體字,如:農-農漢-漢食-?創-創補-補金-?等等。日語漢字中,有些雖然已經經過了簡化,但是卻簡化成了與現代漢語漢字不同的漢字。如:?-價芸-藝伝-傳?-勞等等。這些都為日語漢字的書寫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初學者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掉進“陷阱”。


  在日語入門階段,如果在以上幾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真正做到了“笑著進來”,而且,在進一步學習的過程中,一步一個腳印地扎扎實實地向上攀登,那麼,在達到相對一個較高層次的學習之後,就可以做到“笑著出去”了。這是每一個日語學習者應該追求、也是完全可以達到的目標。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