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引導孩子保護器官,防止異物「侵入」

「5歲的小剛不慎將玩具部件吞入口中,因搶救不及而死亡。」如果留心的話,我們經常會在報刊、雜誌等媒體上看到這類「某省某市某地的兒童,因誤吞異物,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消息。
孩子由於頑皮和年幼無知,經常會無意中將不該吃和不能吃的東西吞下去,如硬幣、玻璃球、棗子等。因此對於家長來說,一定要小心謹慎,防患於未然,引導和教育孩子保護自己的身體器官免受異物侵害。
事件直擊場
2008年5月的一天,四川省宜賓市農民李某年僅7個月的兒子吞食麥穗,經搶救無效死亡。
原來,李某夫婦家住農村,5月正是收麥子的季節,由於忙著收割小麥,李某夫婦便將年僅7個月的兒子放在一個裝有胡豆的籮筐裡讓他自己玩。沒過多久,李某的妻子就聽到孩子嘶啞的哭聲,趕快跑過去將兒子抱起來。
剛開始的時候,她認為孩子哭是因為不喜歡一個人坐著,便拿著旁邊的玩具哄孩子玩。但是這種情形並沒有好轉,沒多久,孩子的哭鬧聲漸漸微弱。她以為孩子餓了,便準備給孩子餵奶,當孩子張開嘴時,她才發現兒子的嘴裡好像堵著什麼東西。這時候,她意識到孩子可能被什麼東西噎著了。於是夫婦二人連忙抱起兒子就往該鎮衛生院跑。
可是為時已晚,當孩子被送到醫院時,已經全身發紫,生命垂危。最後醫生用器械從孩子的喉嚨裡夾出了約5厘米長的麥穗。醫生說,導致孩子死亡的罪魁禍首就是這棵麥穗。
這種教訓是慘痛的。我們應該吸取這樣的教訓,讓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如果孩子誤吞異物時,家長要及時採取一定的急救措施,因為孩子獲救與否也許就取決於這短短的幾分鐘。
很多家長可能對孩子的這些行為習以為常了,有些家長甚至想當然地認為,吞下去的東西,最後會和糞便一起排出體外,對孩子不會有什麼損害。事實上,異物被吞下後,通過食道時並非一帆風順,卡在任何一個狹窄處都有穿破食道的危險,甚至造成生命危險。上面的這個教訓應該引起我們每一位家長的反省和深思。與其在孩子被異物侵害時勞苦、勞心,費力、費財,倒不如加強防範,引導孩子避免異物侵害,這才是萬全之計。
危機預防:平常家長怎麼做
對於家長來說,為了讓孩子免受異物侵害,一方面在生活中不要把容易傷害孩子的小物件隨意亂放,另一方面要引導和教育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家長要做好預防措施。家長不要把容易傷害孩子的物品隨意亂放,特別是孩子還小的時候,見什麼拿什麼,而且喜歡含在嘴裡玩兒。吃飯時,家長要教育和引導孩子保持正確的坐姿,不能歪著、仰著或躺在沙發上、床上吃東西。當然,吃飯的時候也不能大聲說笑,這也是異物進入氣管的常見原因。平時不要讓過小的孩子自己吃瓜子、花生米之類的食物,孩子在玩耍時,不要讓他們玩鑰匙扣、發卡、小珠子、小玻璃球等。
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有些孩子好動,好奇心較強,常常將異物塞入耳道,以此為樂,塞入後又往往不聲不響,有時玩起來自己也忘記了。家長要特別重視,教育孩子不要將異物塞入耳道。有些小飛蟲有時候會不小心鑽入孩子的耳道,進而引起耳鳴、疼痛及不適。家長要特別小心,一旦發現或懷疑孩子有外耳道異物,不要自己亂掏或用水沖,應及時到醫院找耳鼻喉科大夫檢查治療。
安全教育:家長教給孩子的安全知識
★在游泳或洗澡時,如果不小心水進入耳道,可側過臉來,讓進水的那只耳朵向下,單腳用力跳,或將手指頭塞入耳朵,用力塞緊後,再突然抽開;也可以將醫用棉簽探入耳中吸乾水分,但是動作要輕緩,避免傷害耳膜。
★如果有小飛蟲進入耳道,千萬不要亂掏,這樣不但不能把蟲子弄出來,反而會讓蟲子往裡爬,造成更大傷害。你可以在耳道裡滴一些橄欖油或風油精,將蟲子逼出來。
★當細小物品進入耳道時,如果取不出來,不要勉強,也不要驚慌失措,應該將頭部歪向被異物侵入的耳朵一側,然後告訴家長,或立即到醫院治療。
★你在玩耍的時候,不能惡作劇,將豆子、花生米、彈珠、小鵝卵石等小東西塞到自己或別人的耳朵裡。
★如果你的鼻中進入了異物,千萬不要用手指或鑷子去摳,防止鼻內膜破裂出血。你可以用力吹出異物,方法是:1用力吸氣。2閉緊嘴巴,手指壓住未有異物進入的鼻孔。3「哼」地使塞入異物的鼻孔自內向外呼氣。可以反覆多次。反覆時,注意勿往有異物進入的鼻孔裡吸氣。
★睫毛、沙石、灰塵等侵入眼睛後,你應該首先閉起雙眼,看異物能否隨淚流出.如果不行的話.可以將整個臉浸入水中,持續眨眼,但注意別被水嗆到。
★如果化學藥品、酸鹼溶液、石灰等進入你的眼中,需要立即用水反覆沖洗。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