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如何在淺水塘裡玩懸墜釣

休閒野戰玩懸墜釣,有時受客觀條件限制往往不能盡興。這主要體現在三個不理想:釣位不理想———斜坡居多,人不能舒舒服服坐在釣箱上。周圍的雜草、莊稼等影響拋鉤和起魚;釣點不理想———有水草、蘆葦極易掛鉤;水深不理想———過於淺的塘口,子線極易纏上漂尖,操作不便,還有重墜和魚漂入水聲響大,破壞了魚兒就食需要的安靜環境。所以在這種塘口使長竿短線星漂的傳統釣友佔了極大多數。

  筆者近來二度在尚未開發的杭州灣新區廢棄的淺水魚塘釣鯽,克服以上困難,堅持用懸墜釣,魚獲並不比使用長竿短線的傳統釣友差。只要水深大於40~60厘米,水底無草,即使在魚躍淺灘的春季裡也完全可用懸墜釣法把魚釣上來(魚甩子的日子除外)。其他季節魚在塘中間活動,則這種釣法必定大大好於傳統釣法,具體做法是:

  一、選釣點。早春和仲春季節,鯽魚都在近岸蘆葦根、野菱的草根等附近活動,所以這裡是首選的釣點(如果水面有水花生草,則也是好釣點,但海塗水域此草甚少)。但懸墜釣的長線拋鉤時容易掛住這些水生植物的莖葉,所以做窩又不能太靠近這些地方,應離開一尺左右。在釣餌的引誘下,春鯽會離開這些水生植物根部過來吞鉤。釣點的水深應是同時需要考慮的問題,水深應大於立漂全長的2倍以上。如小號競技漂全長30厘米,則水深須在60厘米以上;如淺水專用短漂,全長不超過15厘米,則水深30厘米以上即可作釣點。對於水深和漂長無數字概念的釣友,可用在深水中已調好漂的釣組實測水夠不夠深。當上鉤觸底時,提竿觀察上鉤是否已長出下垂的漂尖端面,如未長出端面,子線和鉤易纏住漂尖,拋鉤後漂不能翻身豎立,那就不能釣了。

  二、選釣位。如果塘小,可以從不同的釣位對已定的釣點進行拋鉤的話,那麼應從水生植物分佈狀況和風的方向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慮最佳釣位。最好是順風和沿水生植物側面拋鉤,目的是盡量避免掛鉤。此外再考慮釣位坐或立是否平坦,周圍環境對拋鉤、起魚的影響。

  三、釣具組合。對淺水塘而言,釣具應輕、小、短。輕———竿輕,連續拋鉤不易疲勞;小———小漂(0或1號),小墜能減輕入水聲響;短———子線(0.3或0.4號),長度5~10厘米,在提高魚訊反應靈敏度的同時,可以拉開插漂座與鉛墜的距離,便於拋鉤的時候鉤子不纏上魚漂。防纏的另一個小竅門是上下各二顆太空豆緊緊夾住插漂座不留間隙,這樣提竿漂出水後不會垂直下垂,而是略為傾斜一個角度,使漂尖與子線、鉤子分開,方便換餌。對魚漂的要求首先是短,因為只有短漂才能釣特別淺的水域,其次才是靈敏度。如果用蚯蚓為釣餌,則對靈敏度要求也就無所謂了。鉤子的選擇要與用餌的性質結合,與正常水深懸墜釣沒有區別,即如果用蚯蚓選用長柄窄開門的倒刺鉤。用商品餌則選無倒刺小鉤。

  四、釣餌。腥香商品餌對平時沒有餵食又經過一冬消耗的鯽魚來說是求之不得的佳品,但在誘魚成功的前提下,此時用蚯蚓等葷餌,更會使魚兒傾心追逐。所以用單鉤掛之或下鉤掛商品餌打窩誘魚,上鉤掛蚯蚓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五、釣法。淺水塘只能釣底,一般調幾目釣幾目。如果魚兒不吃,最大原因是魚還在窩子外面沒有發現餌食,可輕提竿逗魚。空竿多為小雜魚所為,可轉移至另一釣點試釣已聚窩的鯽魚。用蚯蚓作釣餌者,漂訊大多表現慢慢抬升,只要抬漂一結束即可提竿中魚。

  六、注意事項。

  1.帶上能裝刀的輔助長竿,以便清除釣點和釣位的雜草、蘆葦,在掛鉤時可輕輕地割斷障礙物,不致破壞窩子。

  2.釣位處高低不平,大多只能站著釣,為減少彎腰勞累,所以必須提高餌盤的位置。本人的做法是把餌盤安裝在可伸縮的插竿上(用舊支架改)。

  3.站位高,拋鉤卻要低,盡量減少鉤、餌、漂、墜入水的聲響。起魚動作要迅捷,不能拖泥帶水,以減少對窩中魚的影響。

  4.一個窩子連續上魚變稀時,可追加少量的誘餌後(用鉤子帶,不可手拋餌團),輪釣另一個副窩,這樣可縮短等待時間,提高釣獲量。

  5.用竿長度應根據釣場實際環境而定,如果全是光水面,2.7或3.6米也就夠了;如果釣點選在離岸8~10米並且周圍又有草、樁等區域(這種地方往往聚魚大、多)則必須用4.5米或5.4米的竿了。當然也可用8~10米的長竿、2.7米或3.6米的短線,但這時裝餌收魚不方便,只能用蚯蚓為餌,此時與星漂傳統釣相差無幾了。
返回列表